枸杞黄精三七泡酒,枸杞三七黄芪泡酒的功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枸杞黄精三七泡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枸杞黄精三七泡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芪枸杞子太子参黄精如何配伍泡茶喝?
黄芪枸杞子太子参黄精泡茶喝的话不用很大的量,只能按照比例来,总共十份的话,黄芪占四份,枸杞子占三份,太子参占一份,黄精两份,抓少许泡水代茶饮就可以了。泡水的药效不大容易释出,也可以用于炖汤起到食疗的保健作用。
黄精枸杞膏的做法?
用料:桂圆干500-600克、黄芪 20片、黄精50克、枸杞 1000克、大枣 2000克、玫瑰花 500克红糖 1500克阿胶 适量黄姜 2500克
黄精枸杞膏的做法步骤:
步骤 1、取少量黄芪、黄精泡入水中约2-3个小时,倒入锅中煮开后转小火慢熬1小时,待用。
步骤 2、将大枣去核、枸杞、桂圆干、阿胶、黄姜玫瑰花等分别放入料理机或搅拌机中打碎,待用。
步骤 3、将打碎的食材除枸杞以外,倒入锅中,再倒入提前熬制好的黄芪黄精水,加入红糖,开大火熬制开锅后转小火至浓稠,这个过程大致需要1-1.5小时,打碎的枸杞在关火前倒入,搅拌均匀,在熬制15分钟左右关火即可。
水酒如何与中药同酿?
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民族民间医药和医疗传统,其中,内容丰富的配制酒是其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他们利用酒能“行药势、驻容颜、缓衰老”的特性,以药入酒,以酒引药,治病延年。明初,药物学家兰茂吸取各少数民族丰富的医药文化营养,编撰了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药物学专著《滇南本草》。在这部比李时珍《本草纲目》还早一个半世纪的宏篇巨制中,兰茂深入探讨了以酒行药的有关原则和方法,记载了大量配制酒药的偏方、秘方。
少数民族的配制酒五花八门,丰富多样。有用药物根块配制者,如滇西天麻酒。哀牢山区的茯苓酒、滇南三七酒、滇西北虫草酒等;有用植物果实配制者,如木瓜酒、桑椹酒、梅子酒、橄榄酒等;有以植物杆茎入酒者,如人参酒、胶股兰酒、寄生草酒;有以动物的骨、胆、卵等入酒者,如虎骨酒、熊胆酒、鸡蛋酒、乌鸡白风酒;有以矿物入酒者,如麦饭石酒。
按功效分,少数民族的配制酒有保健型配制酒和药用型配制酒两大类。其中,保健配制酒种类多,用途广,占配制酒的绝大部分。
刺梨酒 贵州布依族酿制的刺梨酒,驰名中外。刺梨酒的酿制方法是:每年秋天收了粳稻以后,就***集刺梨果,将其晒干。接着就用糯米酿酒,酒盛于大坛中,再将刺梨子放进坛里去浸泡。一个月以后(时间泡的愈长愈好)即成。酒呈黄色,喷香可口,约十二度左右,不易醉人。
杨林肥酒 杨林肥酒是享誉海内外的传统配制酒,以产地而得名。杨林镇地处云南省中部的嵩明县杨林湖畔,早在明初已商贾云集,工商业繁荣,酿酒业尤为发达,每年秋收结束,杨林湖畔,玉龙河边,百家立灶,千村酿酒,呈现出一派“农歌早稻香”、“太平村酒*”的兴盛景象。传统的酿酒技艺和丰富的药物学知识是杨林肥酒成功的坚实基础。清末,杨林酿酒业主陈鼎设“裕宝号”酿酒作坊,借鉴兰茂《滇南本草》中酿造水酒的十八方工艺,***用自酿的纯粮小曲酒为酒基,浸泡党参、拐枣、陈皮、圆肉、大枣等10余种中药材,同时加入适量的蜂蜜、蔗糖、豌豆尖、青竹叶,精心配制。通过长期的摸索实践,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向市场上推出了一种色泽碧绿如玉、清亮透明、药香和酒香浑然一体的配制酒。这种酒醇香绵甜,回味隽永,具有健胃滋脾、调和腑脏、活血健身的功效,创始者陈鼎名其为“杨林肥酒”。
鸡蛋酒 节庆期间和佳宾临门时,彝族配制鸡蛋酒就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保健型配制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枸杞黄精三七泡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枸杞黄精三七泡酒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cshows.com/post/50127.html